夏小忧

你的心声,世界的回声。表达不过是如此。

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社交关系有何区别?

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“社交”的。假设C是一个产品经理,他最近跟下面这些人有过交流:

 

  • 与公司的同事讨论需求和设计,得出结论:开发一个提醒功能,在用户的账号余额小于xx元时通过弹tips的方式提醒用户,如果用户注册了手机号,还可以使用短信提醒。(Group1)

 

  •  在大学QQ群中得知C大学喜欢的女神X要结婚了。大家们在群里完整的八卦了一遍当年C追女神的故事,C也乐在其中。最后他们决定去上海参加女神的婚礼。(Group2)

 

  • 打电话给物业,让他们派人来家里修水管。(Group3)

 

  • 给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,问他们要不要从香港带化妆品。(Group4)

 

  • 陪女朋友看电影。(Group5)

 

画出关系图,再加上C本人,就是下面这样: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 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特征:

 

1.          在现实生活中,C的所有社交对象并不是混在在一起,而是形成了天然的圈子。

 

2.          不同的圈子之间没有交集,或者交集很少(只有一处,即C的一些大学同学也是他现在的同事)。大部分处于社会隔离状态。

 

3.          C在不同的圈子里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一个特定的话题经常只会在一个圈子内部被传播,而不会影响到另外的圈子。

 

而在网络上,很多是这个样子(看一下你的QQ空间、微博):

 

 

传统互联网上的大部分社交产品,其关系网是Person to Person直接连接形成。这样的网络结构意味着,用户C产生的任何内容,将会被推送给他的所有好友。如果将用户C在现实中的社交平移到线上的结构,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:

 

 

所以,问题的根源似乎在于,传统的线上社交产品没有很好的实现现实生活中“圈子”的结构和功能。那么,这些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?

 

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社交产品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开始着手思考和解决。例如:

 

1、引入类似圈子的结构。

 

 

  微信朋友圈,在发照片的时候,有一个“可见范围”的选项,进去以后,可以将所有微信好友分组,然后可以将UGC只推送给特定的组内的成员。

 

如果觉得圈子太多不容易管理,也可以用“黑名单”功能只圈出“敏感人物”(例如老板等)。

 

 

2、垂直化,自动形成圈子

 

 

Linkedin将其属性定义为职场间与同行、猎头等的交流工具,这样的定义让Linkedin天然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圈子。大家在Linkedin上面做得事情比较单一,就是show简历,拓展人脉,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。所有的UGC产生都是为这些任务服务,你自然不需要纠结要不要把孩子满月照片发出来。

 

3、 关于社交关系中的亲疏远近

 

亲疏远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,很难用算法算出来,难以量化。但是有一种关系是比较容易处理的,就是“临时关系”。例如上面提到的C请物业人员来维修水管,这时他就会跟维修人员建立一个临时关系,水管一旦被修好,说不定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进行任何社交了。这类临时关系,在线上的社交产品中也会有体现。

 

 

例如,在QQ的一些游戏中,你可以把一起玩游戏的人加为“游戏好友”。这就更像是一种受限的临时关系。游戏好友之间看不到对方的QQ签名、QQ空间里面的照片等,他们只在游戏里面有联系,并形成特定的圈子。

 

所以,很多时候,我们设计互联网产品的灵感,其实是来源于生活的。“圈子”本身并不仅仅是一种产品,或者一种功能,更重要的,它是一种设计社交产品的思想。


评论
热度 ( 2 )

© 夏小忧 | Powered by LOFTER